围绕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三大政府网站功能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围绕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三大政府网站功能定位,以需求为导向,它以政府部门网站和镇街频道为依托,以丰富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和强大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服务。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dg.gov.cn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口民族 /东莞市截至2013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188.9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22万人,出生率为11.8‰;死亡人口8693人,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年末东莞市常住人口831.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8.10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8.75%。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莞市普查人口中,汉族人口781.41万人,占总人口的95.06%;少数民族人口40.61万人,占4.94%。
截至2012年,东莞常住少数民族总数约为4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000多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约2.3%,55个少数民族齐全。常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数量将近18万人;其次是苗族,人数6万多人;再次是土家族,人数约4万人;瑶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数均约2万人。东莞市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数将近9000人。其余少数民族的具体人数情况如下:彝族1万多人;白族、黎族、仡佬族、朝鲜族均为3000多人;仫佬族、满族均为2000多人;傣族、哈尼族、佤族、水族、蒙古族、土族、毛南族、畲族均1000多人;藏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羌族、景颇族、布朗族均在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纳西族、赫哲族、京族、普米族、怒族、高山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独龙族、锡伯族、德昂族均在100人以下;门巴族、俄罗斯族、裕固族、基诺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均在10人以下。
东莞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塘厦、长安、凤岗、虎门、寮步、大岭山等镇。其中塘厦镇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有4万多人;其次是长安,有3万多人;而凤岗、虎门、寮步等镇人数均超2万人。其余镇(街)少数民族人数平均在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东莞市少数民族人口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口流动性大,分布广泛。
东莞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45.3%;其次是贵州省,占比18.7%;再次是湖南省和云南省,占比分别为14%和8%;其余省市共占比约14%。
为解决香港同胞食用淡水问题,中央政府在1960年建成深圳水库,开始对香港供水。l963年大旱,港九同胞饮用水十分困难,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此事非常关心。同年12月8日,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路过广州,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召集省委书记***、省长陈郁等人向总理汇报兴建供水工程问题,提出了3个方案。周总理听了汇报后,同意从东莞县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经过8级抽水站把东江水提高水位46米后注入雁田水库,然后在库尾开挖3公里人工渠道注水入深圳水库,再通过钢管送水到香港的设计方案。于是,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于1964年全线展开施工。经过1万余人一年奋战,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开始供水。东深工程建成后,除负担供水港九地区每年6820万立方米外,还负担灌溉东宝两地沿线农田16.85万亩,排涝6000亩和向深圳市供应生活用水每年3000万立方米。香港同胞从此解除了缺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