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阳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声传递,由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高新区新闻,阳江,网络问政,县区动态,是阳江市人民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综合性政府门户网站。
社会发展/阳江市2013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1.95万人,同比下降14.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36万人,下降9.5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5%。
阳江学校共有1064所,在校生46.78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3所,基础教育学校105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
文化事业医疗事业2013年,阳江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5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4%,电视人口覆盖率99.2%,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9.3%。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2013年末,阳江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1787间,同比增加30间,其中,县级以上医院3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间,社区服务站42间,乡镇卫生院39个,村卫生室1361间,诊所287间,妇幼保健院5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间,其他卫生机构2间;阳江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8642张,增加200张。其中,医院6013张,乡镇卫生院1698张,妇幼保健院600张,社区服务中心331张。年末阳江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288人,增加2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53人,注册护士350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99.9%。
2013年末,阳江共有体育场馆4座。2013年我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15枚、银牌14枚、铜牌18枚。其中,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中,我市共派出12名运动员参加了马术、曲棍球、帆板、帆船、摔跤、柔道6个项目的比赛,夺得金、银、铜牌各一枚。成功承办2013年广东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举办市青少年田径等8项锦标赛。
2013年末,阳江参加失业保险19.7万人,同比增长5.09%;社会养老保险46.6万人,增长4.8%;工伤保险22.3万人,增长6.36%;生育保险17.7万人,增长11.05%;基本医疗保险25.5万人,增长6.7%。年末阳江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5间,床位1280张;敬老院49间,在院人数1513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阳江得到*生活保障人数8.21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阳江特产/阳江市1、小刀 阳江生产小刀,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阳江小刀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享誉海内外。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人士都一致称阳江小刀是“小刀之王”,多次荣获部优产品称号,涌现出十八子、盛达、三人、厨乐等知名刀具品牌。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阳江小刀年出口额达10亿元,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小刀已成为阳江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小五金已成为阳江的一大特色。
2、漆器阳江漆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色彩绚丽,造形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
3、玻璃钢冷却塔 阳江生产的玻璃钢冷却塔是国家节能示范项目,已被中南海和北京亚运村等重点单位选用。
4、服装 阳江的服装生产发展较快,涌现出乔士、波士发、金奴等服装品牌和“羽威”羽绒制品等。其中,“乔士”衬衫是全国十大名牌服装。 此外,阳江的不锈钢器皿、稀土、轴承等也很有名气,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1、水产品 阳江市海(岛)岸线长达391公里,拥有东平、闸坡、沙扒、北津、溪头、河北为广东重点渔港,其中东平是全国*鱼翅生产基地,盛产对虾、龙虾、花蟹、白鲳、马鲛、牡蛎、泥蚶、文蛤等生猛海鲜和鱼翅、鳝肚等。近年,阳江水产品总量居全省前列甚至是首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省之冠,水产品畅销海内外。
2、黄鬃鹅 阳江黄鬃鹅个小、早熟、易肥、肉嫩,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历来是港澳市场的抢手货。
3、春砂仁 砂仁气味香郁,是一种宽中理气、健胃消食的名贵药材。阳江市辖的阳春市东部山区出产的砂仁,药用效果好,世称"春砂",是国内砂仁的上品。
4、益智 益智具有开胃、消食、健脾等功效。阳江盛产益智,尤其以阳东的大八为最。阳东大八镇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九制益智”更是口感清新,回味无穷。
特产豆豉,用传统方法制成的阳江豆豉,历史悠久,色香味美,是极好的调味品,曾分别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和国家部优产品奖,中国食品博览会和国际博览会银质奖,闻名世界,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