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生工作,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直属机构。团委,学术交流,university,医学类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
杰出校友/邵阳学院
唐运祥,1946年生,湖南洞口人,湖南邵阳师专干部专修班毕业,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共产党,历任湖南省洞口县县长,*人民银行湖南省邵阳市分行副行长,行长,*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办公室主任,金管处长,副行长,*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稽核监督局长,*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省长级),*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易炼红 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湖南涟源人,1985年6月加入*共产党。
1982.07——1984.08,湖南省邵阳基础大学教师。
2004.05——2011.11,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2004.05.15宣布任命,2006.09.25当选);
2011.11——2011.12,湖南省委常委、岳阳市委书记;
2011.12——2013.05,湖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2013.06——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欧阳斌,男,汉族,1954年12月生,衡阳市耒阳人。
1978.03—1980.11 邵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中文专业学习
2000.02—2000.04 湖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
2000.04—2006.03 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
2006.03—2008.02 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8.02—2013.01 湖南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部级)
2013.01— 2014.02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秘书长、党组成员
2014.02——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谢治平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省级)。
邓立佳 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湖南武冈人。
1978.10——1981.08 邵阳师专数学专业学习
2006.10——2009.01 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2009.01——2009.03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09.03——2011.04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2011.04——2013.04 湖南省商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2013.04,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微,女,汉族,1958年7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
1978年12月至1981年12月,就读于邵阳基础大学
2005年至今,担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兼副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委员
2005年5月29日,第10届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决议,任命李微为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兼审判委员会委员。
邹志强 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
陈益枝 女,汉族,1956年8月出生,公务员,湖南新化人。
现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湖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
庾建设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1961年出生,湖南武冈人。
1979年考入邵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毕业后当了两年中学数学教师。
1984年考取湖南教育学院数学专业本科生,后又被破格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1991年获湖南大学博士学位;
1993—1994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7年-2003年12月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3年12月-2014年1月 任广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4年1月起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与离散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解决了国际著名数学家所提出的多个公开问题与猜想。
杨平,男,汉族,1961年5月出生,湖南邵东人,中共党员
2006.08——2006.11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
2006.11——2008.12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08.12—— 湖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分管企业改革发展处、维护企业稳定工作办公室。
李兰君 女,1951年9月出生,汉族,湖南邵东人,研究生学历。
1978.09--1981.07邵阳师专英语系英语专业学生;
2003.01--2013.1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邵阳市委主委(兼)。
从1958年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居湖南其他同等次高校前列。由于篇幅,其他50多位副厅级,及其他100多位正县处级政界精英,商界,学术界精英校友在此略。
办学条件/邵阳学院
学科建设
邵阳学院是一所文、理、工学科并重,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有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地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音乐学、艺术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社会体育、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音乐表演、电子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园林、会计学、法学、美术学、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网络工程、舞蹈学、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数字媒体艺术、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等45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7100余人,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01人,专任教师776人;有教授92人,副教授229人,博士68人,硕士41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聘请*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28项;获*和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17项;发表学术论文4200余篇,其*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07篇,有309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80余部。
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我校魏源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合作的国际教育项目广受赞誉。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校54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其中很多已成为教育战线及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近3年来,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获得各类奖励430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上海世博会专项竞赛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7项,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
学校以“明德、求真、共生、超越”为校训,实施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勤俭办校五大工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光明日报》、《*教育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以及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邵阳电视台、人民网、红网等众多媒体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院系专业
截至2013年,该校拥有14个系,食品工程、机械工程2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共53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校企共建的*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5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7个,各类研究所13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50人,专任教师832人;有教授97人,副教授253人,博士68人,硕士46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聘请*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
教学成果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85项;获*和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46项;发表学术论文4360篇,其*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50篇,有328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85部。
办学理念
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行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勤俭建校战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