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教育网站,基本数据,辽宁高校。沈阳农业。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大学,领导关怀,高校大学。
学术研究/沈阳农业大学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学研究机构72个。
*科研机构(3个):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沈阳山楂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科研机构(2个):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科研机构(18个)
辽宁省科研机构(38个)
此外还有沈阳市科研机构11个,校级科研机构29个。
科研成果2000年-2013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有198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奖励,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在辽宁省10个市24个县(区)建立了科教基点,选派46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或科技顾问,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座落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天柱山脚下,地处校园东部新校区中心,建筑面积30149平方米,阅览座位2800多个,于201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10月,前身是原复旦大学农学院图书室,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业、生物学科文献为主、兼顾理、工、经管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是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科文献中心。截止2014年7月,有纸质文献112万册,电子期刊31888册,电子图书20万册,馆藏古籍图书13797册,引进CNKI、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EBSCO、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24个。
学术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每年出刊6期,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1700。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期刊为《*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固定刊源,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为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质量一等奖;*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质量二等奖;*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连续获得辽宁省一级期刊;2004跻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再次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水稻研究所所长)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个):李天来、陈温福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个):冯玉龙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个):陈温福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个):张志宏、陈立杰、张广胜
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人选(6个):丛斌、吴元华、李成华、段玉玺、徐正进、谢甫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个):陈温福、朴在林、汪景宽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个):李天来
全国模范教师(1个):陈温福
全国优秀教师(2个):傅俊范、曹军
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2个):李天来、徐正进
辽宁省首批“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人层次(2个):马世良、冯叙桥
辽宁省“攀登学者”(6个):陈温福、张玉龙、李天来、徐正进、冯玉龙、于志国
辽宁省领军人才(2个):李天来、张玉龙
辽宁省优秀专家(8个):陈温福、刘长江、张玉龙、李天来、边连全、刘明国、王铁良、徐正进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个):陈温福、李天来
辽宁特聘教授(14个):王铁良、冯辉、刘明国、张文忠、汪景宽、王秋兵、吕杰、齐红岩、谢甫绨、迟道才、张广胜、张志宏、王晓雪
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3个):陈温福、张玉龙、李天来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设有14个学院、5个教学部(中心、所)。
学院(14个)
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园艺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水利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林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学院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学院)
部、中心(4个)
社会科学部
体育教学部
外语教学部
分析测试中心
本科专业(共计 57个)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
林学院:林学、园林、森林保护、风景园林;
农学院:大气科学、农学、生态学、应用气象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蚕学;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包装工程;
水利学院: 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
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水产养殖学;
园艺学院:园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
植物保护学院:应用化学、植物保护、应用生物科学。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4年5月,学校建有*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示范性专业8个,综合改革试点及重点支持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特色专业(4个):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8个):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水利工程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园艺、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
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6个):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工程
辽宁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国家精品课程(1门):设施园艺学 (2010,、李天来)
辽宁省精品课程(22门)
*教学团队(1个):蔬菜栽培学教学团队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基础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农业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水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铁岭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辽西南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沈阳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熊岳苹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沈阳农业大学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食品科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水利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辉山奶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沈阳农业大学新民园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教学成果
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涵盖45个博士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涵盖115个硕士二级学科);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5个(涵盖21个专业领域)。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3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蔬菜学、土壤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土壤学、蔬菜学、植物病理学
辽宁省重点学科一览表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基础兽医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学科排名
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取得了较大进步。本轮评估中,学校共有13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10位,8个学科排在前20位,其中,园艺学排在第6位。
合作交流沈阳农业大学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14年5月,沈阳农业大学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与15个国家的34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