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师生服务中心。高校大学,教育网站,大连大学,招生就业。
校园文化/大连大学截至2005年,共有社团82个,分布全校14个院系。其中:文体类社团45个,例如:鸿绎剧社、阳光剧社等文艺社团都多次在校内举行了专场活动,健美操协会、武术协会等体育社团曾组织过周五健美操广场、晨曦太极等健康活动。这些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了积极、健康的活动,使同学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乐趣。
公益类社团16个,分布全校各个院系,如碧宇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践行志愿精神和环保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校园,用爱心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立足本校,服务社会。科技类社团4个,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和大学生创新立项活动当中,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充分的相结合,组织科技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类活动和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研类社团9个,这些社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使不同专业之间的同学能够进行知识互补,如英语协会,数学协会等,使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更多的了解到了课外知识。
实践类社团8个,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与学科内老师及时交流,分析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中来。同时学校拥有大学生工作室90余所,丰富校园文化,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办学规模/大连大学大连大学已经进入了上层次、上水平、建特色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和尊重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管理创新和办学资源多元化为保障,以加快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大连,面向辽宁,服务全国,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港运中心的双重历史性机遇,依托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发展战略,结合大连市Intel微电子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区域金融与物流中心、较佳旅游中心建设的实际需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到“十一五”末期,将学校建成有一定优势和鲜明特色、在辽宁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学校办成综合优势明显、学科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和水平居地方高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大学。
师资力量截止2013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4500余人,专任教师10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1人(含2所附属医院),其占专任教师比例数列辽宁省80余所高校中的前列。专任教师中有长期在校工作的*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6人,正高职人员393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等30余人。学校被市政府确定为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
*科学院院士(1人):宋振骐(双聘教授)学科建设
截止2013年4月,学校建有4个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获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计划”和“特色突出计划。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20多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
辽宁省高校重点学科(4个):专门史、有机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外科学
辽宁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3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企业管理
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3个):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外科学(骨外)
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专门史、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