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校园文化/辽宁中医药大学
校训
厚德博学、继承创新
办学规模/辽宁中医药大学
硬件配备截止至2012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6543.66万元,校园网络跃升为万兆核心校园网络,从教学、办公区到学社宿舍实现网络全覆盖,出口带宽提升到300M,并可根据需求免费升级带宽。学校在沈阳校区和大连校区设有两个图书馆,馆舍面积合计23331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824896册(其中包括古籍图书18019册),电子图书233635种册,生均106.89册。2012年,学校新购纸质图书30083册、电子图书74858册。
师资力量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截止至2013年4月,教职工总数889人,专任教师56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6人,副教授132人,具有博士学位96人,硕士学位36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247人,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1名国家名师、1名国医大师、26名*名中医、18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百人层次26人、千人层次40人,8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47名省名医,省市级优秀教师8人。(详情参考辽宁中医药大学-师资队伍-优秀人才和教学名师)
人才培养学校拥有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团队、3门*精品课程,4项*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2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30余部国家及行业规划教材、8部省级精品教材,4部“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2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网络化平台建设项目,26项省级教学成果、1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获得37项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特色优势实验室项目。学校建立了30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拥有24家药学实习基地。
*、省级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12年,学校设置医、理、工、管、文5个学科门类,15个本科专业。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1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2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科专业设置
校区设置
栉风沐雨谱华章,桃李芬芳誉满园。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前进,本着“不求较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实施“名校、名师、名科、名医”战略,构筑沈阳校本部、沈阳苏家屯校区、沈阳浑南校区和大连产学研基地的“一校四区”发展格局,形成“南药北医”的战略布局,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医疗、教育、科技生产一线的一流中医药人才和为中医药服务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正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目标扎实迈进。
校区地址
沈阳校区: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邮编:110032)
沈阳苏家屯校区: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邮编:110101)
大连校区:大连市双D港生命一路77号(邮编:116600)
附属医院
学校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和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医院均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局级重点专科、专病医疗中心5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医疗中心11个。
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四所直属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