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劳动公益法律服务和政策研究倡导,学术研究,农民工,业务领域,法律援助,机构简介,国内*以困难职工、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由“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黄乐平律师发起成立。
主要业绩/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代理大量劳动法律援助案件,非诉咨询工作也卓有成效,切实保障了受助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义联自成立以来共代理援助案件1752件,结案1154件,涉案金额41,324,009.45元,受援农民工占85.1%。2007年,义联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6件。2008年,义联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2件。2009年,义联工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66件。2010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08件,比上一年杜增长60%,是2008年的3.75倍,是2007年的25.22倍。近些年来,义联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154件,胜诉案件为1066件,胜诉率达到92.4%,共为当事人挽回各项经济损失41,324,009.45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义联一直重视法律援助咨询服务,争取快速、有效地帮助劳动者合法维权,减少诉讼纠纷。义联先后开通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劳动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咨询解答14726人次,接待咨询8015人次,网络咨询28380人次,并提供代书、法律意见书等共计904件。大量的咨询、接待和代理案件的工作切实地保障了受助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解决典型疑难案件,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
义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钻研疑难、集体案件,先后援助了一批在业界具有开创意义的疑难案件。如国内首例自杀认定为工伤的疑难行政诉讼案件;新华社多次报道的耗时16年的工伤维权马拉松再审案,经过再审义联推翻原判帮助当事人讨回公道;北京市首例复转军人告单位安置纠纷案;澳大利亚归国华侨高微软的工伤认定再审案;被CCTV等多家媒体广为报道的农民工张先法工伤案,历时三年零三月,律师外出超过120趟,经过6个程序,帮助当事人索赔到85万元。此外,义联自2008年以来累计处理三人以上集体案件59起,直接代理当事人1115人,涉及人数11000多人。其中人数在20人以上的案件有18起,直接代理的当事人最多的达212人。
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立法工作
应多个部委的邀请,义联专家先后参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方面的立法研讨活动,并提交立法建议15份。
参与农民工政策制定与论证
中心在农民工问题方面的实务和研究成果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重视,为及时推进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做出努力。2006年8月,中心主任黄乐平律师参加了司法部报国务院《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研报告》的立项论证并承担了部分写作工作。中心一直关注转移劳动力的引导性培训工作,于2006年9月受邀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农民工引导性培训教材”的编写论证工作并提交了专家意见书,并于2008年参与教材的审订工作。2008年4月,中心主任黄乐平作为教材审查专家,受邀参加农民工引导性培训经验交流会,并从法律、政策、项目可行性方面对教材和培训活动进行论证。
开展调查研究,引导舆情民意
义联在总结实务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推动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在进行法律援助的工作的同时将普法宣传工作向专业深度、制度完善的方向发展。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义联共出版图书32部;在全国各地发行40万余册,影响了中国大部分劳动法律师、半数以上地级市的劳动保障干部。其中义联编写的《较新工伤处理操作实务》被誉为“最实用的维权工具书”,作为劳动保障部门的案头必备工具书。义联还发表法律援助、劳动实务方面的专业文章160多篇,组织编写期刊《劳动法实践与研究》(原名为《劳动维权》)共11期,向有关机构与个人发放了6000多份。
坚持建设劳工法律实务和研究机构的质量标准
义联自筹备初期就开通了全国*部工伤维权免费咨询热线,为全国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并对所有的咨询者建立咨询登记档案,作为回访和研究的依据。几年来,通过法律援助实务和农民工政策、项目的研究,义联自主研究了一套法律援助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国际交流中,积极展示中国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的发展进步
义联作为首都民间法律援助机构,在代理案件、普法宣传的工作之外,还非常注重加强国际交流。2010年11月,义联律师受邀参加欧盟议会访华代表团召开的劳动权利研讨会。会上,义联律师对于欧方代表提出的关于中国劳动者地位、劳动法律制度、民间法律援助机构的政策等方面作了回答,使欧方代表更深入了解中国劳动者权利状况、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受到欧方代表的高度赞赏。
研究成果
义联在总结实务经验的基础上,重视理论研究的深入,致力于推动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义联共出版图书32部,在全国各地发行40万余册。同时义联还积极与《半月谈》、《中国社会保障》、《现代职业安全》、《新京报》等期刊、报纸合作,发表案例评析、法律评论等专业文章160多篇,积极有效地普及了劳工法律知识,培养了劳工的维权意识。
工作领域/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专业领域:
职业健康与安全
代表成果:
书籍:《较新工伤处理操作实务》、《职业病防治法实务精解》、《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
调研报告:《工伤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2009)》、《职业病调查报告(2011)》、工伤先行支付调查报告系列(2011,2012)、《2012年全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现分析报告》
深度参与的立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规定
劳动权利
代表成果:
书籍:《新编基本养老保险操作实务》、《无忧劳动合同范本151条精解》、《劳动法理论与实践(*期)》
调研报告:《劳动维权现状与趋势研究(2007-2012)》
深度参与的立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
公益法倡导
代表成果:
公益上书:7.23动车事故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止铁道事故赔偿上限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国土资源部公开地下水污染信息;申请农业部公开转基因食品审批信息
调研报告:《律师社会责任调研报告》
业务领域
(1)为困难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提供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
(2)积极开展劳动法律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立法建议和政策倡导
(3)为社会群体搭建交流对话和能力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