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校,党委书记廖允成。高校大学,教育网站,山西农业大学,现任领导。
社会效益/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有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个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7人、副首席专家5人、岗位专家59人,山西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46人,山西省星火科技“12396”科技信息服务专家6人,农科110专家10人,企业科技特派员7人。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0余项。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十大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十大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八大优势和特色科技服务体系。学校在国际上建立了*羊驼皮肤cDNA文库并进行了测序,7000多个基因被美国NCBI网站收录;在陕西渭南地区建立的大豆高产优质示范基地成为国内*家亩产突破国家超高产计划指标的大豆基地;建立了130多个农科教、产学研基地,分布在全省各主要农作物区,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地区,推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数据更新至2014年1月)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培训农民、干部、技术人员300万人次,成为山西省农民教育和农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学校大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创业,近几年在选拔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服务西部志愿者的工作中,被选拔人数居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2003年以来先后有250多名学生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998年以来先后有千余名毕业生被选拔为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占到全省选拔总数的六成以上,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政治家,如谭绍文、张树德、高克亭、罗钰如、李清、张维琛、郝德青、赵振鑫、冯芝茂、郑社奎、金银焕等;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如郑哲敏、王志均、席承藩、郭承基、朱尊权、庄文颖、高福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王绶、养猪专家张龙志、养羊专家吕效吾、养牛专家冀一伦、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韧等。
师资力量
山西农业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教荟萃。学校现有教职工1498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5人,*教学名师1人,教授133人,8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有特聘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有40多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学校提出“把科研项目做在田野,把科技论
文写在山村”的科研工作思路,曾培育出大豆良种晋豆一号、二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育成山西黑猪、山西细毛羊、中国黑白花奶牛等优良品种。学校在全国首次引入了南美羊驼,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库。近三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1项,鉴定课题49项,获奖26项,出版专著133部,发表科研论文1530篇,获授权保护的植物新品种11个。学校在全省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农科教基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山西农业大学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学校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晋中市设有新校区;并以校本部为依托,带动运城农学院等6个高职二级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覆盖山西的特色化、适用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与德中教育友好交流协会合作,培养赴德留学生;与美国欧柏林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山西农业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幽雅。学校占地1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种藏书145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开设电子阅览室;拥有大批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现代化的游泳馆和国家二级标准体育场,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及开展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307人,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近年来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山西农业大学历经百年沧桑,欣逢科教兴农、人才强国的难得机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使命,正朝着建设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质量教学科研型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学院、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合作举办了信息学院、中德学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农艺教育、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制药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动物方向)、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园艺、园艺(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农业水利工程、生态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科学(化学生物技术方向)、生物科学(生物安全方向)、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
2013年新增加专业:应用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硕士专业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昆虫学、生物化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土壤学、兽医内科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产学、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农业机械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植物学、森林培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农业资源利用、森林保护、园林规划、农业水土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
学科实力
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优势特色突出。已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教学成果
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近年来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际合作
合作概况
山西农业大学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学校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以校本部为依托,带动运城农学院等6个高职二级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覆盖山西的特色化、适用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与德中教育友好交流协会合作,培养赴德留学生;与美国欧柏林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
到2005年9月,该校共招收赴德国留学生530名,已有370名赴德国留学 现有外籍教师6人。
每年有大约50人次的国外农业等方面的专家来该校讲学、合作科研。
2013年,共招收国外留学生4名,其中攻读学士学位的2名,短期留学生2名。
该校每年向国外派出各级各类留学人员约30人次。
合作学校
山西农业大学欢迎你日本九州大学
英国威尔士大学
日本北海道大学
美国欧柏林大学
德国马克德堡科技应用大学
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
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
合作项目
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近百年友好交流的历史,对方每年向该校推荐4-5名美籍英语教师;每年接收该校1-3名教师到美国留学;双方在图书、信息等方面定期进行交流。
与德国马克德堡科技应用大学和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该校每年招收100名赴德国留学预备班学员,在该校学习一年德语和相关基础课,然后赴德国留学,在德国强化一年德语后,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考试合格者,由对方授予硕士学位。
与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受该校委托,在尼泊尔、印度两国协助该校招收留学生。该校给对方选派来的留学生予以一定的优惠。
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在农业等方面进行合作科研;互派留学生、高级访问学者。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对方接收该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对考试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对方为该校推荐留学生;在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