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中管副部级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简称“哈工大HIT”,校园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111计划”、“2011计划”、“*计划”入选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it。“九校联盟C9”、“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新闻网,电子邮箱,坐落于*北方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领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原航天工业部部长张钧;
原哈工大校长杨士勤;
原哈工大校长李昌;
*两院院士、政协副主席宋健;
哈工大威海校区书记金光。
强文义、王尔德、乔晓林、李绍滨、冯吉才(现任)
现任领导办学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截止2014年3威海校区共有800余名教职工,含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威海校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同时,威海校区有一支双基地教授和兼职教授队伍,其由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海外学者组成的,定期来学校讲学等学术交流。
(截止2012年11月),威海校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省级和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大教学带头人11人、“双基地”教授38人,其中院士13人;有6名教师获山东省和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8人被评为哈工大优秀青年教师,3个科研团队被评为哈工大优秀科研团队。
两院院士
王国栋(专职院士):王国栋*工程院院士,是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刘永坦:教授、*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新体制雷达、制导和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著名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威海雷达站创始人。
谢礼立: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威海)土木工程灾害与防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李圭白:教授、*工程院院士,市政工程专家、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蔡鹤皋:教授、*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机器人及声反射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
沈世钊:教授、*工程院院士,*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著名结构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杜善义: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家,哈工大(威海)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乃通: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通信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秦裕琨:教授、*工程院院士,致力于燃烧学、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方面研究,*著名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方滨兴:教授、*工程院院士,致力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著名信息网络与安全领域专家,在哈工大(威海)建有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导师
截止2014年1月,共有62位博士生导师(含20余名双基地导师):任秀莲、崔胜民、杨建国、吴少华、李振中、赵桂范、谭建宇、毛兴鹏、韩卫占、乔晓林、金铭、周志权、马家辰、冯乃章、伞冶、曲延滨、田兆硕、徐晓飞、王亚东、战德臣、佟晓筠、李宁、闫培生、张治洲、冯吉才、温广武、宋岩、李哲、程远志、钟诗胜、刘文剑、边文凤、王大政、崔明根、丁效华、王克、魏俊杰、曲士良、陈相君、付石友、张文丛、于长军、李宇杰、黄博、王国栋(兼职导师)、徐洵、曲世友、宋立众、徐龙军、王幼青、王强、刘文军、王友善、姚玉峰、赵宜楠、王新生、王佰玲、钱宏亮、高昌录、赵燕、王全富、韩东平。
2014年3月新晋升6位博士生导师:刘功亮,李惠静,王大方,张兆心,张鹏,韩卫占(兼职导师)。
省级教学名师
韩哲、孙振绮、刘锐、马秀娟、郑宏珍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以本科办学为主,已形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船舶、海洋、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管理等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与校本部学科的交叉互补设置。
学校现设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涵盖37个本科专业。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占地343公顷,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完善。具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装备一流的教学大楼、可进行国际比赛的室内体育馆、国际标准的体育场、国内一流的学生食堂和设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等现代化设施,这些都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学校图书馆拥有三座馆舍建筑,总面积达49442平方米,其中,哈尔滨校区41600平方米;阅览座位5882个,其中哈尔滨校区4200个;图书总藏量达238.54万册。学校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40种,其中电子图书66万种,电子期刊18470种,国内外会议论文34万篇,德温特专利文献4千万件,国内外学位论文15万篇。
学校体育场馆总面积为148674平方米,其中,哈尔滨校区120068平方米;全校生均运动场面积为3.38平方米。哈尔滨校区现拥有体育馆2座,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2个,三合土田径场1个,篮球场28个,排球场14个,足球场标准场地2个,小足球场3个,网球场11个,乒乓球台60个,羽毛球场33块,健美操房3个,器械健美房3个,拳击房1个,武术房2个,单双杠场地3个,冬季冰上教学冰场2块。
学科建设威海校区与本部共享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同时威海校区单独设置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20个,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为“985”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
威海校区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覆盖7个二级学科),单独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19个。(截止2012年11月)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等5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安全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办学规模和科研实力均走在前列,有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5个博士授权点(与本部共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按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招生),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008年至2012年,威海校区新增省级精品课程5门、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项教学成果荣获省级和哈工大教学成果一等奖,5个教改项目分别被山东省和黑龙江省列为新世纪教改立项项目;先后投入3150万元用于本科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数量增加到143个。2008年以来威海校区共有毕业生13000余名;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逐年上升,2012年接近90%;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学生读研率稳定在40%左右。学生在各类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际奖励43项,*奖励100余项,13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先后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6个省级优秀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