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嘉定位于大陆经济龙头—上海的西北部,跳转到主要内容区域,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繁體版。嘉定,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跳转到网站导航区,无障碍操作说明,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地。
人口/嘉定区民国37年(1948),全县有59430户,265668人。1949-1987年,全县户数由57134户增加至142203户,年递增2.4%;人口由264974人增加至504276人,年递增1.7%。1963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0.6‰,是年起实行计划生育,至1987年,下降至5.35‰。1983—1985年,本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1987年,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549人,增加到1042人。是年,全县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6.98%上升到了7.82%。
1987年,全县抽样调查1862户自1887—1987年的婚姻、家庭状况,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本县百年来婚姻、家庭观念及结构上的变化。
2011年,嘉定区登记常住户口199158户562086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800户46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4998人,占总人口的84.51%,比上年上升0.8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婴儿3634人(男婴1899人,女婴1735人), 出生率6.49‰。 死亡4428人, 死亡率7.91‰。自然增长率-1.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2人。登记常住户口平均期望寿命82.63岁,比上年上升0.64岁。2011年,全区有来沪人员851416人,比上年增长8.37%。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嘉定常住人口为1471231人,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28199人,占总人口的56.29%;汉族人口为1451226人,占总人口的98.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005人,占总人口的1.36%。
宗教本区主要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民国11年(1922),本县有僧尼110名,道士97名,伊斯兰教徒6名,天主教徒294名,基督教徒257名。民国22年,全县有僧道341名,其中男性271名,女性70名。民国23年,本县以宗教为职业的有328户,其中佛教86户,道教175户,伊斯兰教2户,基督教10户,天主教8户,其他47户。在信教的居民中,信奉道教的占53.35%,佛教占26.22%。天主教占2.44%,基督教占3.05%,伊斯兰教占0.61%,其他占14.33%。唯佛、道兼信者居多。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置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被禁止,寺观大多改建为公共用房。1978年,县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置宗教管理机构,恢复宗教活动。
至2012年,全区宗教事业发展良好,拥有护国教寺、菩提教寺等众多佛教寺庙以及基督教、天主教堂等教堂。
政治/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