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茅山旅游攻略、茅山门票在线预订、特产及酒店预订,江苏句容茅山景区官方网站,茅山风景区,提供茅山旅游攻略、茅山门票在线预订、特产及酒店预订。茅山旅游风景区。茅山网站,日本語,茅山,为您介绍茅山顶宫、印宫、华阳洞、喜客泉、新四军纪念馆、神奇纪念碑等景点概况。
3、景区特点/句容茅山(1)茅山的神、奇、特、怪、谜
a、 神——蜂窝当作戒指带
在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左手中指上,天然形成一个硕大的蜂窝,宛如一枚戒指。后历经风吹雨打,依然完好无损,暗喻来茅上的游(香)客会蜂拥而至。
b 、 奇——鞭炮回出军号来
在茅山风景区望母山颠坐落着一座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高36米,宽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在纪念碑前燃放鞭炮,空中能回出军号声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c、 特——喷泉吐出彩虹来
在元符万宁宫的太极广场中央有一阴阳鱼构成的太极池喷泉。每逢天气晴朗之际,池内不断上翻的水柱便会映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七彩斑斓。
d 、 怪——
怪一 :泉中冒泡迎客来
泉水幽幽,惊喜多多。惊它为何冒泡迎客;惊它为何有虾涌动;惊它为何油面封口,这就是喜客泉。电视剧《中国泉》中的迎客泉即指此泉。
怪二 :上坡下坡颠倒开
在茅山风景区老子神像西侧约30米的上坡道上,汽车熄火静止后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却能自动上坡,并且还要脚踩刹车,依然一个下坡的状态。
怪三 :奇石挡风四面来
道教圣地,万物灵异。位于二茅峰岭南有一块奇石,称为“屏风石”,立于此石旁,便能挡四面来风。
e、 谜——神秘符图谁能解
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内,有一房勉斋道院。院门口地面上有一道神秘符图,在元符宫几建几毁之后,勉斋道院却完好无损。传说与门前这青砖小瓦的符图有关,该图案底部似一个花瓶,上部从瓶口伸出三支“利箭”,有人说这是过去官场中的“瓶(平)升三级”说法;有人说这是道教一种祈保平安、消灾镇邪的特殊作用。
a、 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
b 、茅山以它的道教圣地而著称。茅山成为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
c、 茅山还是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茅山被毛主席列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d、 茅山是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地点,六七千名常州知青这里留下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和热诚,为茅山的开发留下了不可磨来的功绩。
(3)主要山峰
a、 大茅峰,系茅山主峰,位于积金峰南,海拔372.5米。登临其巅,东望太湖,云水苍茫;西观赤山,烟雾缥缈。元代诗人僧惟则在《登大茅峰》一诗中写道:"白云剪作瑶台雪,寒旭蒸开玉洞花;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峰顶观雪又是一番情景。明代笪昕在《大茅峰看雪》中写道:"一夜高云四幕凝,西风吹雪雪如崩;花飞福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茅山志》载,玄帝命东海神埋铜鼎于山顶,入土八尺,用盘石镇压。山巅常现神光、天灯,左有龙池。汉建石坛石屋和三茅君石像,南朝齐梁间易为殿宇。元延三年(1316年)建圣观,专祀大茅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名为九霄万福宫。
b、 二茅峰,位于积金峰北,海拔301米。是定录真君茅固鹄集之峰。元延三年(1316年)建德观,专祀二茅君。观之殿宇已毁,现遗址上留有四块殿柱基石和砖瓦。
c、 小茅峰,位于二茅峰北,海拔267.9米。是三官保命真君茅衷鹄集之地。元延三年(1316年)建仁观,专祀三茅君。殿宇已毁,仅存遗址。明代诗人王鏊对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的景色在《登茅山绝顶》中作了这样的描绘:"大峰小峰连中峰,当天削出青芙蓉,一朝忽立九霄回,百丈已度千岩先岩重。思昔飙轮同驾鹤,只今云气犹成龙,遥遥长史利用复何处,欲向华阳洞里逢。"
d 、抱朴峰,位于大茅峰东北,海拔288米。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建有抱朴庵,葛洪丹井,明代仍在。诗人屠勋在《题月渊堂》中写道:"野人春暇说茅山,处处青林抱碧湾,城雉远分云缥缈,岩花不动鸟间关。五更风雨春将老,半日程途客未还,行爱葛洪丹井在,屐痕犹带鲜苔斑。"
e、 积金峰,位于大茅峰和二茅峰之间,海拔271.5米。因山上树木花草繁茂,深秋黄叶红叶相间,远眺犹如黄金覆盖,故名积金峰。峰上连石纵横,犹如遍地积金,也是积金峰名来源之一。清代胡虞允在题《积金峰》诗中说:"万仞嶙岩紫翠林,三峰队里矗高岑,中天不断山浮玉,叠石浑疑地积金。"元符万宁宫就在积金峰之南。
f、 五云峰,位于积金峰东南,山峰险峻。据传说,三茅君曾各乘五色彩云在峰顶上空观看容山八景,后峰巅常有五色云彩出现,故名五云峰。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建观,南宋时敕为五云观,后因年久失修渐毁。
g、 良常山,位于小茅峰北,旧名北垂山,海拔113米。据(茅山志)记载,秦始皇登句曲北垂山时,曾埋白璧一双,深七尺。群臣赞叹道:"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乃改北垂为良常山。在秦璧埋藏处,有盘石覆坎。李斯曾刻书于壁:"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铭素壁。"
h、 金菌山,位于积金峰东。《弘治句容县志》载,此山矿藏丰富,有金可采,入土不过一二尺。元代书法家、诗人赵孟游此山时曾留诗一首:"结茅依菌山,焚香候芝盖。真灵幸悯我,冠佩时来会。"
道教圣地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 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革命圣地
五味斋——茅山金牛洞风景区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地。
风景胜地茅山,是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闪烁着犹如水晶般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的中国道教圣山茅山,位于常州的西部,距常州约60公里;作为道教的*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福宫(顶宫)、乾元观、华阳南洞、金牛洞、八卦台等。
茅山道院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九霄万福宫(顶宫) 九霄万福宫,因其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顶,故简称顶宫。该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赐额圣佑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又得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近百余间。后经战火及人祸日渐被毁。现有建筑多为近年重新修建。该宫依山而建,现有殿宇四进。*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藏经楼,东有宝藏库,西有坎离宫。第三进为该宫的主体建筑太元宝殿。该殿前东侧为迎旭道院,前西侧是仪鹄道院。第四进的主要建筑为升表台和二圣殿。升表台又名飞升台,相传茅盈当年就是在这里驾鹤飞升的。后为茅山道士拜符升表之所。二圣殿供奉着三茅真君的父母。二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新建仿古楼阁,东为道舍和客厅,西名怡云楼,楼上陈列室里陈列有珍贵的茅山"镇山四宝"。这四宝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均为宋代珍品。
乾元观金坛市乾元观,这座曾是新四军司令部驻地,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道教修场所,今日正焕发着新的光彩。 乾元观,坐落在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江苏省茅山东麓金坛市境内的青龙山郁岗峰,是茅山道教圣地“三宫五观”之一。始于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李明真人炼丹于此,初名炼丹院。1993年11月修复开放,是江苏省*一所坤道道观。
茅山金牛岭崇寿观乾元观历时十七年,耗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相继建成“大罗宝殿”、“灵官殿”、“东拜殿”、“西拜殿”、“玉皇殿”、“三茅祖师殿”、“慈航殿”、“钟鼓楼”、“斋堂”、“道众生活区”等殿堂房屋约一百五十间及牌楼台阶、御道,停车场和其他附属工程,总占地面积300亩。祭坛:是道教祭祀神灵专用。祭天的可称天坛;祭地的称地坛;乾元观在宋朝的时候曾经建过九层坛以祭祀天地神灵。现在所见的这座祭坛共分三层、分别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门,每个门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正面的名字用天书所写,反面有翻译。祭坛只有在举行重大法会和活动时,道长们才能登坛。灵官殿: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所谓: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赤发红须,象征赤胆忠心。手中九节神鞭专门用来打邪除恶,护卫正道。所以,道观的*殿堂一般都是灵官殿。大罗宝殿:又称“三清殿”。道教认为天有九重,九霄之上称之大罗天。是*祖师三清道祖居住的地方,故三清殿又称大罗宝殿;罗也有包罗万象之意。 中间元始天尊,手中的圆珠代表道生万物时的最初混沌状态;上首灵宝天尊,手中所执如意代表道气有所萌动;下首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手中的扇子(或拿太极图)代表阴阳始判,天地定位,从此有了宇宙万物。老君有八十一化身,在周朝,化身下降为老子,因为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所以被尊称为老子。东拜殿:由客堂和福寿堂两个部分。福寿堂建有斗姆宫。斗姆是九皇的母亲,九皇即:北斗七星(文曲、武曲、贪狼、巨门、廉贞、禄存、破军)加上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斗姆元君四头八臂,手托日、月、铃、弓、箭、宝印,象征权力与威严、武力与和平。福寿堂内还供有消灾延寿长生斗位。因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一自出生,生辰八字便载入斗府,一生的寿夭穷通皆归北斗所管。所以,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供在斗位上,斗位上的秤代表为人处事若苛刻缺德便会减短寿命,尺是衡量一生长短的,镜子是告诫人要每天反省自己。每天由道长们诵经祈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保佑消灾延寿、称心如意。西拜殿:由财神殿和刑赏堂组成。财神殿中间供有财神福德正神。同时也设有乾元观陈列室。陈列了乾元观历史文物古迹和字画。 刑赏堂内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以及冥府十殿阎王。警惕世人忠孝友悌,慈和仁爱。玉皇殿:仿明清苏州古建风格,九开间重檐飞角歇山式结构建筑。主祀玉皇大帝。左右墙壁上会有著名的《朝元图》,后墙两侧绘的是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三茅祖师殿:供奉茅山祖师三茅应化天尊。茅山也名句曲山或地肺山。西汉时陕西咸阳人茅氏三兄弟入茅山各据一个山头修道(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乾元观就位于三茅峰对面),行药治病、助国救人,为当地百姓作了许多好事,在他们得道飞升以后,大家为了纪念他们,便以他们的姓为名,称为茅山。中间相貌年轻的是大哥茅盈,因他*修道并得道;两边供的是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 道教是多神教。*特点是许多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被百姓奉为神明,或认为是天神下降以救助百姓的。他们也是忠孝廉洁义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和化身。慈航殿:慈航殿俗称观音殿。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为什么道教的宫观会供奉佛教的神呢?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观音菩萨在印度原是男身,传到中国以后,因礼数森严,遂化身女像,普救众生。特别是在众多化身里还化身过道人(手拿拂尘的像就是道人像。)、书生等各种形象。所以,中国过去的儒释道三教都供奉观音,其中道教的化身名字就是慈航道人。中国龙文化御道: 2000年七月始建,采用福建青石雕刻而成,御道全长近百米,集中了中国龙图腾的演变过程和相关典故;其中有龙生九子、苍龙教子、鲤鱼化龙等。
金牛洞茅山有个金牛洞,早在汉朝的时候,这里曾出产过黄金。传说有一对勤劳的夫妻,住在离洞不远的一个小棚子里,男耕女织,家庭和睦,生活过得倒也不错。有一天丈夫下地劳动,突然乌云密布,雷闪电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自天而降。他来不及回家,就躲避到一个陡坎子下边。狂风越刮越猛,暴雨愈下愈大,顿时山洪暴发,大水倾泻下来,将陡坎子冲塌了。农夫心急如焚,想着往哪里去躲雨时,突然发现倒塌的陡坎子后面有个山洞。为了避雨,他箭步冲了进去。这时,脚被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发现一尊金光耀眼的小金牛,他高兴得心花怒放,也顾不得避雨了,拾起小金牛就往家中跑。 这时风止了,雨也停了,他一口气跑回家中,把拾到小金牛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妻子听罢说道:“这小金牛只怕是神仙之物,我们不好要意外之财,也千万不能放在家中,还是送回原地吧”。年轻忠厚的丈夫听了妻子的话,迅速把金牛送到了洞内,谁知金牛一落地,便展开四蹄直奔而去,从丁角、上栏、下栏一直跑到东海去了。从此,茅山金牛洞便不再出产黄金了。 华阳洞 (华阳洞分:华阳南洞、华阳东洞、华阳洞;其中金坛茅山景区有华阳南洞和华阳东洞,华阳洞为小景区位于句容茅山小景区内) 在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轮石灰溶洞。 这就是茅山著名的华阳洞、玉柱洞、汕人洞,其中最见钱名的是华阳洞;此洞之口上端坐间石刻有“华阳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1未见方,笔力苍劲,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石刻20余年,隐约可强印均为历代文人星客甚名游洞之后所题刻。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
茅山道教沿江高速公路茅山服务区四星级酒店
一、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 汉时 ,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 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二、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代太师,杨羲为*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三、“三山”符箓归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四、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 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祐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五、近现代的曲折发展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 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横行茅山,杀人放火,焚烧道观,亵渎神灵。22名道众惨遭杀害,血染净土,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 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道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 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 1949年4月23日,金坛、句容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 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句容县人民代表,同年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文革时期,茅山道院又经历了一场浩劫,神像被砸,道士下放,经籍焚毁,大量文物字画遗失殆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 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 从此,茅山道院传正一派,乾元观为坤道修炼道场,传全真龙门派。 (茅山道教几经浩劫,大量具有珍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毁于一旦,鼎盛时的257处宫观庵院,大多已无迹可寻,只能见诸史料记载。如历史悠久的崇禧万寿宫,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其他大大小小的道观,或在抗战中烧毁,只剩残垣断壁,或在新中国成立后拆作他用。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保护道教文物的工作,刻不容缓。)*旅游时间: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到次年三月十八,句容茅山都举行道教庙会,每天都有道场活动。农历二月廿五、三月十八、十月初三为纪念日,每逢此时,香客众多。
交通:茅山风景区交通方便,距南京、镇江、常州主城区各约60公里。距沪宁高速道口、宁杭高速道口、104国道、禄口国际机场各不到半小时车程。句茅旅游专线贯穿全境,宁常高速的贯通,宁茅公路的直达将使茅山风景区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短。景区拥有一个面积约1万平米的主停车场,且每个景点都有附属停车场,所有停车场均已具备生态停车场的标准,景区内无对环境有明显污染的交通工具。
句容、金坛、丹徒、丹阳、溧阳等周边区县市境内的每一个交通道口均有明显的茅山交通引导标识,公共信息符号设置合理、规范、精美,道教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特色鲜明。景区导游均持证上岗,导游词科学、准确、生动活泼,游客反映良好。
住宿:茅山景区内住宿方便,既能在景区内酒店下榻,也可以宿于句容市内。毗邻茅山旅游风景区有“茅山旅游度假村”,中、日、欧、港式别墅建筑风格。
美食:景区周围的食肆众多,能够品尝到当地的茅山老鸭、茅山香笋等特色美食。有点规模的饭馆五六家,家家几乎都有特色菜,可以品尝当地时令野菜(芦蒿、春笋、马兰头)、茅山野味(野鸡、野兔、山鸟、山羊等)、野生水产(田螺),最特色的是茅山老鹅,几乎每家饭店都可以吃到,一入冬山里村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咸鹅。
购物:
“茅山三宝”-茅山香笋、茅山红椒、茅山麻油;
“茅山茶叶”-金山翠芽、茅山长青、特级炒青;
茅山天贵老鹅;茅山辣椒酱;浓郁乡土气息的竹篓、竹篮、笋干、笋丝、笋尖等。
备注:① 成人票:五张以上才可享受优惠价;小学生:10张以上才可享受优惠价;中学生:10张以上才可享受优惠价
② 景区开放时间:7:00-17:00
③ 儿童票: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米以上全票
④ 凭老年证享受50元/位;持有国家认可的记者证、导游证、现役军官证、离休证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