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管理局,相关文件,青海湖动态第6期。走进青海湖,省内要闻,信息咨询。
景色介绍/青海湖景区
青海湖是我国*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较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其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
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较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容易缺乏内源氧),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
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二郎剑景区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湖南岸,之前又被称为151基地,是我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二郎剑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成为青海湖旅游区一颗耀眼的明珠。二郎剑景区定位是“服务人的地方”,二郎剑已经建成了以观鸟台、观海桥、观海亭为组合的观赏区,以大型民族歌舞、藏族风情园、圣湖祭祀等旅游项目的休闲区,以游轮、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车、自驾游艇为活动内容的水上娱乐区,使二郎剑景区成为了环青海湖较大的旅游接待基地、民族风情体验基地。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购物、藏家风情体验、草原竞技活动。
鸟岛景区鸟岛景区位于青海湖西岸,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是青海湖畔最有灵气和生机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静,水草茂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每年4到6月间,有近10万只候鸟陆续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鸟儿翱翔时遮天蔽日,场面壮观,是青海湖一大奇观。为了保护鸟类的世袭领地不受干扰,同时保证更多的游人可以近距离观鸟,鸟岛新建了集观鸟室、休息室、咖啡厅、多媒体展示厅为一体的多功能半掩体观鸟室,堪称国内一流。掩体通道长443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掩体顶部用沙土覆盖,种植牧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能见鸟,鸟不见人,达到室内多功能,室外保持原生态的效果。鸟岛的定位是“教育人的地方”,依托鸟岛丰富的生态资源,建立科普基地,着力打造生态旅游。
沙岛景区沙岛景区位于青海湖东北岸,景区内金沙湾、银沙湾相依相伴,太阳湖、月牙湖、芦苇湖点缀其间,金沙、银沙交相辉印,海鸟成群,苇丛如画,阳光、沙滩、海浪构成美丽迷人的画卷。水上游艇、滑沙、沙滩摩托、沙滩越野、骑马、骑骆驼是沙岛景区的特色旅游体验项目。沙岛景区被定位为“解放人的地方”,依托沙漠与湖水天然融合的自然资源,发展集沙漠娱乐休闲、水上运动、生态观光体验于一体的高原户外运动基地。
仙女湾景区仙女湾景区位于青海湖北部,是青海湖重要的湿地,天鹅的家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藏民族传统的祭海圣地。仙女湾景观层次丰富,生态价值巨大,是开展高原生态观光和科考教育的绝好境地。每年秋冬季节,成群的大天鹅在此展示曼妙的身姿,好似天仙下凡嬉戏。仙女湾景区定位为“感染人的地方”,以绚丽的高原草甸湿地,多彩的藏民族文化风情,以水、鸟、鱼为依托,展现出青海湖的生态和人文画卷,使其成为集高原湿地生态体验和祭海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青海湖景区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刚察县南部。湖面海拔3195米,面积广达4583平方公里,绕湖一周共约360公里。
气候特征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
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较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较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较高气温25℃和24.4℃,极端较低气温-31℃~和-33.4℃。
水分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
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
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
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较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
冬春风速较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较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水温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
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较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较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
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冰情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较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较大冰厚90厘米。
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
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较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