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航,本期首版,往期报纸,版面导航,山西青年报2020年12月10日电子版,npsite,山西导航。
经历/山西青年报1949年10月27日,马万程捧着《山西日报》看了很久,在当天刊出的*期《山西青年》专刊里,他是*一个编辑。半年之后,《山西青年》专刊做完第24期,《山西青年报》正式创刊。采编人员增加为五个人,马万程、苏星、肖山、张佩芳、纪东墅五个人,做出了*份《山西青年报》,四开四版。
走过而立,走过不惑,在知天命之后,现在,这张报纸到了耳顺之年。耳顺意味着兼听并蓄,意味着和谐顺达。
2008年,《山西青年报》作出重要战略回归,在市民报的基础上,办成一张具有青年特点、时尚主张、山西立场、全球视野的新闻纸。现在,这种转型仍在继续。
集结青年力量,传播精彩山西。有故事的新闻,每天四个版深度报道,独立思考,融强烈的感情色彩、人文气息和生活趣味于一身。值得期待的新闻纸,《山西青年报》正在盛装而来。
青年性的*性是时代性,赢得青年就赢得时代。服务好青年,才能服务好社会。
现在,纸质媒体所面对的读者,与之前的读者需求很不一样,越来越多元化。对《山西青年报》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比较过去,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网络、手机等各种信息传播渠道的加入,给传统日报形成很大压力。而现在大多数的80、90后青年,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已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我们,适时调整资讯的提供方式。
耳顺之年,本报编辑部倡导学习之风,愿与读者一起办报。
一、谦虚向青年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他们的表达方式对接。只有平等对话,青年们才能感受到,报纸是他们需要的,才会把报纸作为知己。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了解青年,这是决定生存的大问题。同时,编辑部要吸引更多的青年精英,加入青年报队伍。
二、向读者学习。*的读者在经历过去十多年大众文化的洗礼,迅速完成了公共知识的积累和新闻启蒙。阅读趣味和审美层次已经大大超出了信息提供者。新闻工作者传统的写作手法,已经不能让他们满意,在很多领域,读者都是我们的老师。
三、向传统学习,向青年报的历史学习。作为一张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山西青年报》走过而立、不惑之年,现在到了耳顺之年,可以兼容并蓄,能听进去所有表扬和批评的声音,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能够很好的吸收,而在过去60年里,山西青年报一代又一代优秀报人,积累了许多办报经验和优秀的职业品质。所以,我们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办报纸。
四、向新媒体学习。*媒体是在一步步打破资讯垄断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建国初期的党报,到后来出现的晚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都市报。每一次报业的革命,无不以进一步打破信息渠道的垄断有关。2002年,新兴互联网度过寒冬后,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气,使得每一个受众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从而进一步打破信息垄断。现在,纸质媒体必须与时俱进,要向新媒体学习。
五、向各级团组织学习。团组织作为联系和凝聚青年的组织,一直在与时俱进,与青年一起进步。所以,我们要学习团的这种联系青年的方式方法,学习它全力服务青年的品质。集结青年力量,传播精彩山西,为新时期山西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六、学习《弟子规》、尊重与帮助。坚持学习《弟子规》,践行尊重与帮助,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报。永远将读者放在*位,由读者来定制内容。
2009之路
2009年,本报将继续转型,由读者来定制内容。
集结青年力量,传播精彩山西。有故事的新闻,每天四个版深度报道,独立思考,融强烈的感情色彩、人文气息和生活趣味于一身。值得期待的新闻纸,《山西青年报》正在盛装而来。
简介/山西青年报《山西青年报》1949年创刊,与共和国同龄,是一份面向青年精英和社会高端主流人群的综合性日报。做为山西省共青团省委机关报,创刊以来紧紧伴随着山西一代代青年人的成长,1965年7月18日,毛泽东主席又为我报亲笔题写报头。
2008年,《山西青年报》全新改版,在共青团山西省委的大力支持的领导下,*复盖省青联、省青企联为代表的青年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