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科技需求,学校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000余项。,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航空科技领域,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方面,学校创立的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理论和方法、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在航空航天领域,学校参与了所有航空主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民经济发展领域,学校在先进制造、精密驱动、机电系统等方面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建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54亩,建筑面积99.0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54万册(件)。现有教职工3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785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130人,博士生导师406(含兼职博导72人)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0人,“千人计划”5人,“长江学者”1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4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2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8000多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位留学生77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