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主要是印度国家银行及其7家附属银行和14家国有化银行。印度国家银行, 印度国家银行是最大的商业银行。印度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性质划分,有国有化银行、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这些银行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大,加上公共银行,存款额占到90%左右。印度国家银行官网,早在1983年已居世界100家大商业银行第78位。其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皇家银行,1955年印度政府对其实行国有化,并与10家邦银行合并,改名印度国家银行。1960年,印度政府又将7家邦银行变为该行附属银行。该行可经营全面的银行业务。经办出口中长期信贷,买方和卖方信贷,并办理印度政府与外国政府间贸易协定的清算业务。在设有印度储备银行分支机构的地区,由其代理中央银行职能。印度对外银行业务的1/3由该行办理,在加尔各答、孟买、新德里、孟都拉斯设有分行,办理对外投资、出口信贷、咨询等业务。随着银行业趋向国际化,印度国家银行在世界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分布在伦敦、纽约、洛杉矶、多伦多、芝加哥、开罗、香港、东京、莫斯科等地,海外代理行达2000多家。印度国家银行的管理机构是董事会,负责向政府及中央银行提交资产负债表等业务报告。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印度银行业经历了一番大整合。其中,最著名的,是1921年在英国殖民当局的要求下,加尔各答银行(BankofCalcutta,1806)、孟买银行(BankofBombay,1840)和马德拉斯布银行(BankofMadras,1843)合并产生了印度帝国银行。这便是如今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印度国家银行的前身。1955年,独立后的尼赫鲁政府发起了国化运动,形成了现今的印度国家银行。
拥有着非常完善银行体制的印度国家银行始从于19世纪,至今为止已超过200多年。印度国家银行在全球34个国家拥有180家分支机构,资产超过3592亿美元。前身印度帝国银行成立于1921年,由加尔各答银行(Bank of Calcutta,1806)、孟买银行(Bank of Bombay,1840)和马德拉斯布银行(Bank of Madras,1843)组成。印度银行是由印度政府出资设立的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其中政府出资比例61.58%。现今的印度国家银行是通过1955印度国家法案合并而成的。